德國咖啡文化

德國人平均每天喝 2.6 杯,也就是一年大約 150 升。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這種熱飲的看法和享用經過了各種驚人的變化。

在大街上,在地下街,在公園裡——到處都能看到人們一隻手拿著手機通話,另一隻手啜飲著紙杯,裡面裝滿了熱氣騰騰的咖啡。十年前曾經是相當罕見的景象現在已經成為日常場景的一部分。社交和外帶咖啡——傳統的德國“Kaffeekränzchen”咖啡派對在 21 世紀變得流動起來。

這種發展與 350 多年前在 17 世紀通過東方將熱飲帶到歐洲的咖啡館文化有關,就像舞台教練與保時捷有共同之處一樣。意大利先行,英國和法國緊隨其後,而不久後德國人也發現了這種新飲品的樂趣。根據德國咖啡協會 (DKV) 的說法,第一家咖啡館於 1673 年在不來梅成立。 與其他歐洲城市的情況一樣,首先是商人聚集在咖啡館內進行辯論、開展新業務和交流,結算交易等行爲。

從奢侈品到人人用來提神的必備飲料

當初只有富裕的德國人才能買得起咖啡,但隨後國家工業化引起了一個轉折點——在 19 世紀中葉,咖啡成為大眾的首選飲品。人們在早餐和午飯後喝咖啡,社會貧困階層調製了一種咖啡湯,把麵包浸在爐子上燉了一整天。它能帶來溫暖的感覺,同時能解除飢餓感。長時間輪班工作的工廠員工首先把咖啡當作“神經的食物”。

在1908 年,咖啡過濾紙上場了,並讓咖啡更受歡迎。咖啡過濾紙由德累斯頓的家庭主婦梅麗塔·本茨 (Melitta Bentz) 發明,終於能處理杯底令人厭煩躁的咖啡渣。當她為自己的發明申請專利時,她為 Melitta 公司奠定了基石,該公司自 1929 年以來總部位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明登,如今為 3,500 多人提供就業機會。

西方繁榮指標,東方稀有商品

二戰後咖啡非常短缺——它受到瞭如此強烈的追捧,甚至被當作替代貨幣。由於缺乏咖啡豆,人們開始烘焙穀物、橡子和山毛櫸堅果。在德國分裂的時期,咖啡走向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路線。1950年代的西方,所謂“經濟奇蹟”的時代,它成為重建和新富裕的象徵。正如德國咖啡協會所說,喝咖啡意味著能夠再次買得起東西。根據統計門戶 Statista 的數據,1953 年至 1990 年間,咖啡消費量從每人 1.5 公斤生咖啡增加到 7 公斤以上,增長了五倍。

然而,在東德,要一袋咖啡到手沒有那麼容易。 1954 年,東德遇到了第一個咖啡瓶頸。 1977 年的咖啡短缺被命名為咖啡危機。當最實惠的咖啡停產而被一種混合一半由“人造”咖啡組成取代時,所有的人們被激怒了

咖啡吧和咖啡特色

在德國統一後的幾年裡,咖啡消費量逐年下降。 2005 年每個德國人消費了 6 公斤的生咖啡,比創紀錄的 1990 年少了 1 公斤。這個發展在新世紀再次逆轉的事實可以歸結為各種原因,並代表德國咖啡文化的轉點。這個變化主要是由德國人創新的咖啡製作方式,列如各種混合牛奶的方式。自從 1990 年代以來,喝過滴濾式咖啡的人一直相對與喝牛奶咖啡、拿鐵瑪奇朵和卡布奇諾的人。

與此同時,一個新的美食業有新的發展——具有意大利或美國風味的咖啡吧和咖啡店,招呼年輕顧客,並把咖啡吧佈置舒適、具有潮流感,讓客人感覺他們在一種公共客廳裡交流。而不久之後,咖啡連鎖店開始在各地湧現。這種類型的餐飲店也能用來預測當時德國咖啡消費量。大約 90% 的德國人經常喝咖啡,每兩個人中的一個人甚至每天喝超過一杯。這使得每年人均消耗量為 149 升。德國其他飲料無法接近這個數字——無論是消耗量107 升啤酒還是人均每年 144 升的礦泉水(數據來自:Tchibo Kaffeereport 2015)。

更強的能力和不斷提高的質量意識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咖啡店不僅僅是熱飲的銷售點。然而,它們是新創意和釀造技術的驅動力和試驗場,包括冷釀咖啡和 Cascara,一種由咖啡櫻桃皮製成的茶等新創飲料。應用咖啡師確實為咖啡店加强整體的品質。另一方面,正如德國咖啡師冠軍 Erna Tosberg 所觀察到,品味和需求更加複雜的消費者數量也在增長。 “這針對所有年齡,尤其是年輕的鑑賞家。這個發展方向也影響到經典酒吧,開始用咖啡在某些雞尾酒裡。”

當談到提高質量意識的話,必須提到現代技術發揮的作用。在過去幾年中,咖啡機的類型和功能變得非常豐富。現在德國人不只使用滴濾式咖啡機,還有裝全自動和半自動咖啡機,更不用說墊式和膠囊咖啡機了。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方法可以在戶外解渴,但大多數德國人仍然喜歡在自己家裡喝熱咖啡——用真正的杯子而不是紙杯。

文章自取:Goethe-Institu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