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克爾領德 16 年撐大局僅居第二,德國民調「歷任最佳總理」是他?

梅克爾每每都用招牌的口頭禪「我們可以的」(Wir schaffen das)安定民眾的心,並帶領德國一路挺過風雨。因此,許多民眾都無法想像「沒有梅克爾的德國」;甚至,許多青少年此生也還未經歷過總理不是梅克爾的德國。

梅克爾卸下連續 4 任共 16 年的總理職務,象徵了德國一個時代的終結。她鮮少展現強烈的情緒起伏,無論喜悅或是憤怒,並給人穩重的印象,因此又被暱稱為「梅克爾媽媽」(Mutti Merkel)──暗示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有她撐著。

德國身為歐陸大國,如今於動盪的全球局勢中,在許多議題上(如政治、經濟、環保)或主動或被動,都承擔了一定的責任。梅克爾每每都用招牌的口頭禪「我們可以的」(Wir schaffen das)安定民眾的心,並帶領德國一路挺過風雨。因此,許多民眾都無法想像「沒有梅克爾的德國」;甚至,許多青少年此生也還未經歷過總理不是梅克爾的德國。

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2021 年 8 月的民調結果顯示(見下圖),除了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另類選擇黨」(AfD)以外,幾乎所有政黨的支持者都對梅克爾 16 年來的表現打了高分;換句話說,梅克爾 4 個任期的最終滿意度高達 7 成 5 。

然而,德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歷年來也有過不少能力出眾的政治人物。因此,要說梅克爾是「德國史上最受人愛戴的總理」,或許還言之過早。畢竟除了梅克爾以外,被媒體稱為「最受人愛戴的德國總理」還有海爾穆.柯爾(Helmut Kohl)、格哈特.施若德(Gerhard Schröder)、威利.布蘭特(Willy Brandt)與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其中,赫爾穆特.施密特在 2021 年 2 月的一項「歷任最佳德國總理」民調中,以超過 5 成的得票率位居首位,擊敗了第 2 名的梅克爾。

他舉債穩定西德經濟,挺過石油危機

對許多德國人來說,這個結果並不意外。甚至《世界報》(Die Welt)在施密特 100 歲冥誕的報導中,也直接地稱他為「最受人愛戴的德國總理」。然而,要了解施密特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便不可忽略其任期(1974 – 1982)的歷史背景,亦即充滿挑戰的 1970 年代──石油危機、冷戰衝突,與德國恐怖主義史上著名的「德意志之秋」。

施密特在 1960 年代與 1970 年代先後擔任了西德的國防部長與經濟部長,並於 1974 年接任西德總理。然而,1973 年開始的第一次石油危機使他一上任就面臨了巨大的挑戰。石油禁運造成的短缺問題使國際油價暴漲,進而造成全球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大幅衰退,不僅生產接近停滯,人們也因通貨膨漲減少了消費行為。在不得以的情況下,許多公司都開始裁員,因此出現了大量的失業潮。

儘管施密特透過舉債,穩定了西德經濟,並以共同創始人的身分參與了 G7 高峰會,以對當前的經濟問題共同擬定對策,但緊接著 1979 年又爆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這次經濟學家警告,再這樣下去,連糧食供應都會出現問題。然而,施密特再次透過果斷的決策,帶領西德突破重圍。對此,德國財經媒體也表示,西德能比其他國家更快地擺脫經濟低迷,全有賴施密特的政策。

於此同時,施密特還與時任法國總統的吉斯卡爾.德斯坦(其被譽為現代歐元之父)共同為歐洲貨幣的整合提出了發想,而這為往後歐元的實現之路鋪上了第一塊磚。

他對決恐怖組織,成功營救人質卻留下遺憾

除了經濟危機以外,施密特還同時面臨了社會危機與政治危機,亦即恐怖組織「紅軍派」(RAF)的威脅,與和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的談判。在「紅軍派」方面,1970 年代有多名德國政府高層與外國駐德單位遭到攻擊,其中包含了聯邦檢察總長布巴克(Siegfried Buback)、德勒斯登銀行董事龐托(Jürgen Ponto)與美軍駐歐總部。

1977 年,「紅軍派」綁架了雇方委員會主席施萊爾(Hanns Martin Schleyer),並要求政府釋放獄中同夥。然而,施密特拒絕與恐怖份子談判,並公開表示:「國家在必要時得採取強硬措施。」眼見「紅軍派」吃了閉門羹,巴勒斯坦恐怖組織便提供了支持,劫持了一架德國漢莎航空的班機與上頭的 86 名乘客,降落在索馬利亞首都摩加迪休,並要求德國政府釋放獄中的「紅軍派」領袖。

然而,施密特堅持不妥協,並派出了特種部隊(GSG 9)攻堅。儘管最後成功營救了機上所有的人質,但施萊爾卻遭到殺害。隨後,「紅軍派」未遭到釋放的多名成員在獄中自殺。儘管這確實讓德國的恐怖主義活動沉寂了好一陣子,但施密特仍對於施萊爾的死感到內疚,並稱此為自己「從政生涯最大的失誤」。

他在民眾反戰下,一邊部署武力一邊談判

在與蘇聯談判方面,施密特於反戰氣氛強烈的 1979 年支持「北約雙軌決議」(NATO-Doppelbeschluss),亦即邊於西歐部署中程飛彈,邊與蘇聯談判撤武。施密特堅信,唯有實力相當才有資格談判,但民眾卻為戰火一觸即發感到擔憂,並要求北約率先撤銷決議。然而,施密特的立場堅定,並稱上街抗議的民眾是在做白日夢。

由此不難看出,施密特在做政治決策時,強調的是絕對的務實與理性,而「冷靜」就是他給外界最直接的印象。施密特甚至表示,「談論願景的人,該去看醫生」(Wer Visionen hat, sollte zum Arzt gehen),而「做危機管理的人,無法談論願景」(Wer Krisen managen muss, kann keine Visionen entwerfen)。

或許就是這樣的政治哲學,讓施密特這位被稱作「危機中誕生的總理」(Bundeskanzler in schwierigen Zeiten)面對不同的難題都能有高超的手腕,但反對他的人也是因為他同樣冰冷的理性。

無論對於施密特的作風支持於否,都無法否認,他屢次在危機中穩住了德國,是一位稱職且優秀的掌舵者,因此在施密特於 2015 年過世後,各界對於他的談論多是讚許與惋惜。一如北德廣播公司(NDR)所形容的:「直到施密特於 2015 年 11 月 10 日過世前,他在大眾眼中都是經驗豐富的政治長老與道德權威,令人景仰。」

文章取自:換日線 / 德意志人文觀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