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效率:刻板印象的根源

文化間顧問克里斯蒂娜·羅格斯(Christina Röttgers)與她的國際學生和客戶合作時,她喜歡通過玩刻板印象聯想遊戲來當破冰活動。當她問他們對德國的看法時,他們可靠地表示,德國是一個高效的國家,把它描述為一台機器,總是在不停地運轉。

德國的效率是一種維持許久的國際刻板印象。效率與德國的其他價值觀緊密交織在一起,難以自己解讀。然而,回顧歷史就會發現效率的具體根源,並表明效率是如何演變的-以及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效率的認識是如何演變的。

德國幾百年來的聲譽

效率可以被定義為以最少的資源浪費來實現預期的結果。德國的聲譽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前,其根源是雙重的。

歷史學家詹姆斯·霍斯(Hawes)是《德國最短史》(Short History of Germany)的作者,他可以把聲譽來源追溯到中世紀,當時西萊茵蘭(West Rhineland)因生產高度專業化的產品而在國外以商業效率聞名。他告訴《新聞周刊》(DW),”美因茨(Mainz)的手錶製造商或索林根(Solingen)的Armor – Makers在整個中世紀都很有名。”

腓特烈二世統治下的普魯士軍隊被視為軍事效率的典範

普魯士是一個新教盛行的東德國家,擁有另一種效率的來源:行政和軍事。到1750年,在腓特烈大帝的統治下,普魯士建立了一個高效的國家官僚機構和軍事力量。

隨著普魯士擴大權威,最終在1871年統一了德意志帝國,普魯士推廣了這些制度和做法。帝國以稅收的公立學校和專業化的軍隊在國外當時因又有組織又現代化而受到讚賞,有些國家甚至試圖在自己國家建立類似的制度。

19世紀的普魯士還培養了公務員和軍隊的價值觀,包括準時、節儉、責任感和勤奮。雖然效率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價值,但所支持的價值旨在支持理想的高效國家。

紀律被認為是普魯士的核心美德之一

這些價值觀後來被稱為”普魯士美德”(Preussische Tugenden),儘管根據柏林莫塞斯門德爾松歐洲猶太人研究中心(Mendelssohn Center for Europe – Jewish Studies)創始主任朱利葉斯Schoeps的說法,這些價值要傳到當時德國大衆需要花許多時間建立。在2012年,朱利葉斯跟德國公共電台Deutschlandfunk說: “關於普魯士美德的討論是在19世紀才開始被談論的。 “

19世紀中期,當英國遊客開始參觀普魯士人控制的萊茵蘭(Rhineland)時,他們產生了普魯士財富和便利的形象。據霍斯的說法,英國遊客們的報告經常評論一切似乎都是如何運作的: “火車,經典的東西,按時運行。海關人員速度很快。酒店很乾淨,水也很好, “並如描述萊茵蘭。

經濟質量和有組織的國家的雙重因素使德國很有效率的形像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到了20世紀30年代, ” ordnung “的概念,一種混合了規定與秩序的促進效率方法成為了德國的國際印象。《 時間》雜誌在1934年封面上貼上了” ordnung muss sein “(必須有秩序)的標題,而紐約時報早在1930年就把這個短語稱為”世界聞名” 。

1934年,《 時間》雜誌封面上登了時任總統的保羅·馮·興登堡的名言”秩序必須存在”(Ordnung Muss sein)

糟糕的效率

1982年,社會民主黨政治家奧斯卡·拉方丹(Oskar Lafontaine)著名地指出,當時的西德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也宣揚只要有普魯士的價值觀–一種責任感、可預測性、可行性和堅定性–就”可以管理集中營” 。

歷史學家Schoeps說,納粹黨的確選擇了所謂的普魯士美德: “自信變成了傲慢,秩序變成了卑鄙的迂腐,一個人的職責變成了純粹的非人道。” 最後,所謂的普魯士美德可能幫助維護了納粹統治下的極權主義國家及其係統性的謀殺。

哥倫布州立大學(Columbus State University)研究勞工和工業組織的經濟學教授富蘭克林·米森(Franklin Mixon)是《可怕的效率:企業家官僚和納粹大屠殺》的作者。這本書展示了在納粹龐大的官僚體系中,高效率的行為是如何被激勵和獎勵的,通常是在直接和非正式的基礎上-與被動的”服從命令”觀念形成了對比,後者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主導著人們對大屠殺是如何進行的看法。

Mixon解釋說: “他們(納粹)所利用的是激勵,從官僚機構的成員中擠出自由裁量的努力,這是一種超越範圍的努力,而不是工作描述的一部分。”

“非常德國的價值”

霍斯說,二戰剛結束後,德國人作為一個民族被認為擁有”一種難以置信的非人道” 。

然而,隨著50年代和60年代經濟的起飛,在所謂的”經濟奇蹟”(wirtschaftswunder)中,西德因其工業而受到欽佩,而他們的商品因其質量而受到珍視。這種生產繁榮增強了德國的效率聲譽-可以說掩蓋了債務削減、貨幣改革、支撐經濟的廉價勞動力等因素。

“經濟奇蹟”也是二戰後工廠高效生產的結果

今天,在經歷了統一之後的經濟衰退,德國仍然以生產高檔次產品而受到尊重,效率仍然是工業、政府、超市結賬甚至國家隊所追求和重視的價值。

2009年,著名的前SPD政治家西格瑪 · 加布里埃爾(Sigmar Gabriel)在接受漢斯·伯克勒基金會(Hans Böckler Foundation)的採訪時說, “效率是德國的核心價值。 “

效率:價值與刻板印象

然而,儘管效率還受到重視,但在現在的德國,效率遠遠沒有可靠的表現出來。效率低下的例子比比皆是,從修建新柏林機場消耗9年,臭名昭著的官僚機構依賴紙跡和傳真機,以及該國最近緩慢的COVID檢測和爬行式疫苗接種過程。

德國發展機構Giz的高級政策顧問安德烈亞斯·馮·舒曼(Andreas von Schumann)並不覺得奇怪,畢竟就算面對這樣的反例,德國效率的刻板印象在國際上還是持續存在。在過去10年中,他領導了三項研究德國在世界各地收到的看法,他知道刻板印象有很長的壽命,甚至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長,他告訴DW “[刻板印象]變化的速度非常緩慢。” 

他認為,只有當支持刻板印象的例子減少,以至於人們再也看不到這些根源時刻板印象才會消失: “這可以比反例更能削弱[刻板印象]。”

文章取自:西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