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廢墟到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如何花數十年從戰後重生?

二戰期間,遭到無數次大規模空襲的德國,怎麼讓市容從「廢墟」轉變為古今錯落的特色建築?在德國,我們看見,戰爭不僅是以無數人的生命為代價,要使國家重新步上軌道,還得投入數十年的時間。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遭遇了大規模且無數次的空襲,造成超過 50 萬人喪生。不僅大城市幾乎無一倖免,許多小城市也遭到摧毀,且包含民宅、教堂與政府單位在內的建築都被炸得面目全非,甚至交通系統也遭到癱瘓。

儘管著名的「德勒斯登轟炸」使這座城市成為了人間煉獄,並造成了數以萬計的平民死亡,但依據統計,當地「僅有」6 成的民宅受到毀損。受損前 3 嚴重的城市是迪倫(Düren)、韋塞爾(Wesel)與帕特伯恩(Paderborn),其超過 9 成 5 的民宅皆遭到炸毀。

至於大城市的毀損民宅數,柏林則高居第一(55 萬戶),之後是漢堡(29 萬戶)與科隆(17 萬戶)。儘管這些數字在德國仍有爭議,並因定義而有所不同,仍能使世人對戰後德國有概略的想像。

說到僥倖逃過的奇蹟,便不得不提海德堡,因為這座城市在片地開花的轟炸中幾乎毫髮無傷,只斷了一座老橋。許多人都對原因提出了猜測,但海德堡大學的歷史系教授恩格豪森(Frank Engehausen)認為,此事純屬巧合。他表示,原因的分析應從戰略角度出發,亦即一地所具有的摧毀價值。

廢墟年代

然而,許多德國人並不像海德堡居民那樣幸運,因為即使能從戰爭中僥倖存活,他們也必須設法在瓦礫堆中謀生。由於德國各地都被炸成了廢墟,「廢墟」便成為了戰後德國的代表形象,甚至還延衍生出了不同的名詞,例如「廢墟女人」(Trümmerfrau)與「廢墟孩童」(Trümmerkind)。前者因許多男性在戰爭中非死即傷,不得不挽起袖子清除瓦礫與石塊(體積估計多達 4 億平方公尺),而被部分人看作是德國重建的功臣。至於後者,指的則是童年於廢墟中度過的一代德國人。

除此之外,此時期的文學創作在德國文學史上亦被稱作「廢墟文學」,因其著重描述德國民眾戰後於斷垣殘壁中的生活與心境。例如出生漢堡的作家沃夫岡.博歇特(Wolfgang Borchert)便於其代表作《大門之外》(Draußen vor der Tür)的序章中寫到:

這人回到了德國,但好戲才正要開始。他捏了捏手臂,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在做夢。接著他看見周遭人的處境都和自己一樣,才確定這是事實。之後他飢腸轆轆地光著腳走上街,發現這不過是許多人平凡的日常。他只是眾多回到德國的人之一,那些回到家,卻又不是真正回到家的人,因為他們的家已經不在了。他們的家在大門之外,而他們的德國在外頭、在夜晚的雨中、在街上。這就是他們的德國。

從博歇特的描述可以明顯看出,儘管戰爭過去了,但一個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電、沒有家的地方並沒有好到哪裡。當時許多德國民眾都跟書中主角一樣,不要說看不見明天,連下一餐在哪裡都不知道,因而感到人生盡是絕望。

重建風格該走摩登或傳統?現實會告訴你答案

顯然,要在這種「萬物皆缺」的情況下重建德國,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儘管有建築師野心勃勃地想要打造摩登城市,並與主張「恢復」的傳統派支持者爭論不休,但現實條件是殘酷的,況且還有數以萬計的民眾在外頭餐風露宿。

最後,具歷史意義的建築多被還原回戰前的模樣,例如斯圖加特的「新王宮」(Neues Schloss)在二戰期間幾乎被炸到只剩下外牆,而如今所見到的即是修復後的模樣。然而,仍有一些城市藉機「大翻修」,例如漢諾威。甚至《明鏡周刊》1959 年還以〈漢諾威的奇蹟〉(Das Wunder von Hannover)為題,敘述了這個城市當時計畫重建的過程。

儘管重建工作在戰後瞬速展開,但德國各地的受損程度實在嚴重,因此許多民眾的日常需求遲遲無法獲得滿足。例如漢堡至 1948 年雖已整修好了約 4 萬戶民宅,但直到 1953 年仍缺少超過 18 萬戶。

此外,由於德國在 1949 年分裂成東德與西德,重建工作自然也分頭進行,而這使如今德國東部與西部的樣貌出現了些許的不同,例如具有社會主義色彩的火柴盒式建築(Plattenbau)。東德在重建初期,原本採取了傳統的建築工法,但之後發現進度太過緩慢,應付不了龐大的居住需求,因而在 1970 年代開始大量建造外表千篇一律,但效率較高的火柴盒式建築,目標是在 1990 年實現「一人一間房」(殊不知兩德正好在這年統一了)。

然而,西德由於在戰後接受了美國「馬歇爾計畫」的援助,獲得了發展資金,並進行了貨幣改革,因此重建的步伐走得較東德快、經濟也發展得較東德好,甚至還在 1950 年代迎來了經濟奇蹟

當然,無論東德或西德,其戰後重建都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德國如今的樣貌。

因此可以推論,一個城市若看上去「很現代」或「很不歐洲」,便可能曾在戰爭中受到嚴重的摧殘,才會放眼所見都是新穎的模樣。

各有定位的城市們

儘管傳統的德國市中心常少不了教堂與市集,但實際的重建規劃還得將各地的產業發產與生活模式納入考量。換句話說,城市規劃的樣貌必須因地制宜,以符合當地的需求,而這反映了一項德國城市發展的特徵,亦即沒有許多國家常見的「一城或雙城獨大現象」。

德國雖然沒有超大型城市,但有許多中型城市,而這些中型城市共同分擔了不同的行政功能與產業運作,使各地能均衡發展。例如柏林是新創與流行聚集地、漢堡是海運樞紐、法蘭克福是金融中心,而整個魯爾區都以工業發展為主。由此可見,德國各大城市有自己的定位、小城市也有自己的角色,而戰後的重建規劃也是以此為基礎。

同樣的現象也反映在人口上:依據統計,2022 年全球居住人口最多的城市是東京(3733 萬)、第二名是德里(3118 萬)、第三名是上海(2779 萬)。至於柏林,相較於其他歐陸城市如巴黎的 1114 萬人口,以及倫敦的近千萬人口,其僅以 357 萬人排到全球第 131 名。此外,從數據可以明顯地看出,除了人口較多的幾個城市,德國如今 8324 萬的人口幾乎平均地分散在各個城市。

在戰後重建工作方面,西德於 1960 年代宣告完成,而東德也於 1970 年代收尾。至於後續其他的修繕作業,則依法交給地方政府處理。由此看來,德國如今能成為歐洲最大、全球第 4 大的經濟體,著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當然,原因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必須對政治、經濟、文化與時代背景等因素做綜合考量。

無論如何,德國都讓我們看到,戰爭不僅是以無數人的生命為代價,要使國家恢復往日榮錦、使生活重新步上軌道,之後還得再投入數十年的時間。因此,就算盼到了戰爭結束,隨之而來的重建工作才是一個國家能否重生的重要關鍵。

文章取自:換日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