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康健

為什麼膠原蛋白要搭配維他命C?科學補法這樣吃

MunichStars

維他命C是膠原生成中脯胺酸/離胺酸羥化的必要輔酶,能幫助三股螺旋穩定,對皮膚、關節、肌腱修復都有助益。但「膠原一定要配C」是常見誤解:日常只要C攝取達建議量(成人75–90mg/日;吸菸者+35mg),不必強求同時吞。臨床研究顯示,每日2.5–10g膠原胜肽、持續8週以上,皮膚彈性與含水量上升、細紋減少;血液可偵測到膠原來源小分子(如Pro-Hyp),代表確有吸收。情境上,運動族在訓練前30–60分鐘以膠原10–15g+維他命C 200–300mg,對肌腱韌帶更有利。注意成人C之UL為2,000mg,避免因過量引起腸胃不適或特定族群腎結石風險。

Read more

德國人為何重視維生素D?連秋冬都在補太陽

MunichStars

德國緯度高、秋冬日照弱,室內時間長與厚重衣著讓皮膚難以合成維生素D,因此德國人把「補太陽」視為全年健康必修。維生素D關鍵作用涵蓋骨骼礦化、肌力與平衡、免疫調節與情緒支持。實作策略:正午前後短時曝曬10–30分鐘;飲食選擇鮭魚、鯖魚、蛋黃與添加D的乳品;秋冬以D3為主每日維持約800–1000 IU,骨骼保養可搭配K2。建議定期檢測25(OH)D,參考20–30 ng/mL並依醫囑調整;上限4000 IU/天勿任意超量。孕哺、慢性病或服用抗凝血藥物者,補充前先諮詢醫師。

Read more

女生30歲後要開始補的營養素 — 德國藥師這樣建議

MunichStars

女生30+保養關鍵在「精準補充」:依德國藥師建議,先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再以科學劑量補足維生素D、鈣、鐵、Omega-3、葉酸、B12、鎂、碘。本文整理建議攝取量、食物來源與分時段服用技巧(如鐵與咖啡/茶間隔、脂溶性維生素隨餐),有效支持骨密度、能量與專注、免疫與皮膚髮質;特別適合經期量多、日照不足、少吃魚與備孕族群,幫你用對方法把營養補得剛剛好。

Read more

德國父母怎麼幫孩子補鈣補鐵?小孩也愛吃的營養法

MunichStars

孩子補鈣補鐵怎麼吃最有效?學德國父母的做法:餐盤食物優先、補充品最後;鐵與牛奶錯開時段,搭配維生素C助吸收,鈣配D3/K2更穩。提供1–15歲分齡菜單、點心與一週示範餐單,素食也適用;並附選購重點、常見問題與就醫提醒,幫你建立可持續的親子營養日常,讓成長、專注與免疫力都安心升級。涵蓋幼兒、學童、青少年關鍵營養比例與時機,提醒避免茶、可可與過量乳製影響鐵吸收,提供簡易備餐點子、外食替代與旅遊便攜策略。

Read more

為什麼歐洲藥局都推薦Melatonin?退黑激素的真相

MunichStars

歐洲藥局常推薦低劑量褪黑激素(Melatonin),因其具備最明確的證據與合規宣稱:1 mg 有助縮短入睡時間,≥0.5 mg 可減輕時差不適。實務建議以短期、低劑量為原則,多數成人睡前 30–60 分鐘服用 0.5–1 mg 即足夠;若為慢性失眠,首選仍為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不宜長期依賴補充。常見副作用為白天嗜睡、頭痛、頭暈,並可能與抗凝血、降壓、鎮靜、抗癲癇與部分抗憂鬱藥交互作用;兒童、青少年、孕哺乳者應先諮詢醫師。整體而言,Melatonin適合用於入睡延遲與跨時區的短期輔助,但並非萬靈安眠藥。

Read more

台灣人最缺乏的營養 TOP3:維他命 D、鐵質、Omega-3(檢測 × 飲食 × 補充全攻略)

MunichStars

聚焦維他命 D、鐵質與 Omega-3 三大常見缺口,從「先檢測、後補充」出發,提供高風險族群辨識、飲食來源與正確吃法:D3 隨含脂餐;鐵與鈣、茶咖啡錯開並搭配維 C;Omega-3 以每週兩次魚或魚油/藻油補足。並補充 OH 與 n-6/n-3 的定義、Ferritin 快速判讀,以及代謝高風險為何需要關注血脂與 Omega-3 的理由與實作建議,讓補充更安全、有效安心。

Read more